
钢铁行业脱困发展见成效 |
发布人:admin | 来自:本站 | 发布时间:2018-03-22 19:23:26 | 点击次数:1423 |
2017年,全省黑色金属工业紧紧围绕钢铁行业“去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目标任务,以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为重点,促进行业运行平稳趋好,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升,转型升级改造全面启动,但仍然面临诸多困难,调结构促转型任务依然艰巨。 一、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成果丰硕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严控新增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取缔“地条钢”产能,净化市场秩序,多措并举化解钢铁产能过剩矛盾,是2017年实现行业脱困发展的主要工作任务。通过严格落实产能置换政策,全省在没有新增钢铁产能的前提下,共淘汰拆除151.5万吨生铁、55万吨粗钢产能,动员各方力量,从严从快拆除54户、279台中频炉,捣毁非法生产地条钢产能600万吨,从根本上扭转了“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有效改善了市场环境,钢材质量明显提升,行业效益大幅增长。 二、行业运行平稳趋好 (一)主营收入破千亿。全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07.7亿元,增长37%。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企业实现收入145亿元,净增21.6亿元,增长18.2%。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企业实现收入962.7亿元,净增279.6亿元,增长41%。 (二)增加值呈两位数增长。全行业实现增加值151.5亿元,同比增长10.1%,自2013年以来首次呈两位数增长。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56.4亿元,同比增长12.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95.1亿元,同比增长8.2%。 (三)主要产品产量稳步提高。生产生铁1322万吨,增长3.5%。粗钢1517.5万吨,增长7.1%。钢材1607万吨,下降2.9%。铁、钢、材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1.86%、1.82%和1.53%。生产铁合金94.5万吨(含工业硅60万吨),增长28.7%。生产铁矿石原矿量2717万吨,增长16.4%。 (四)钢材价格较快上涨。受钢铁去产能工作深入推进、“地条钢”全面取缔和市场需求回升等因素影响,全年钢材价格大幅上涨。12月底,全国钢材价格指数为121.8点,比年初上升22.3点,涨幅22.4%,其中长材价格指数由年初97.6点升至129.0点,涨幅32.2%;板材价格指数由年初104.6点升至117.4点,涨幅12.2%。细分品种中的国内螺纹钢价格年初为3268元/吨,最高涨至5000元/吨以上。昆明市钢材市场主要产品年均销价分别为:高线4292元/吨、螺纹钢4355元/吨、角钢4155元/吨、中厚板4102元/吨、热板卷4305元/吨、冷薄板4702元/吨,年均涨幅在30-50%。 三、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升 (一)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规上黑色金属企业168户,在2016年基础上压减25户。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45户,压减9户。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23户,压减16户。 (二)绿色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全行业能源消耗总量1426万吨标煤,增长8.5%,但全行业万元增加值耗能减少1.78吨标煤/万元,降低15.9%。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下降4.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1%。废旧钢铁资源利用258万吨,占粗钢产能的17%。高(转)炉煤气利用100%,余压、蒸汽利用进一步提高,污染物排放全面达标。 (三)行业效益显著增长。全行业实现利税总额66.4亿元,在2016年基础上净增63.2亿元,增长20倍。其中,上缴税金总额24.6亿元,增长54.8%。实现利润总额41.9亿元,增长54倍。利润总额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实现利润13亿元,增长12倍。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利润28.9亿元,增长42倍。 四、转型升级改造全面启动 (一)印发实施钢铁行业转型升级方案。以处置“僵尸企业”、推进兼并重组、推动工艺技术装备升级、调整产品和布局结构、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提升行业持续规范发展能力为目标,会同省发改委、相关州市政府和重点钢铁企业研究编制并印发实施了《云南省推动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实现持续规范发展工作方案》。 (二)新一轮转型升级改造全面拉开。以钢铁行业转型升级方案为指导,先后组织审核并公告了相关企业项目“产能置换转型升级改造实施方案”,全面拉开了钢铁行业新一轮转型升级改造序幕,规划已久的昆钢集团安宁本部“城市钢厂搬迁”项目尘埃落定。 (三)兼并重组取得实质性进展。促进实施国内首家民营钢铁企业并购重组,以“集团管控下的二级独立法人治理结构”为模式的全省6大钢铁企业集团已经形成,“三统一”管理机制开始运营。 (四)投资动力显著增强。钢铁行业转型升级方案的实施,进一步增强了投资者信心,促进了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6亿元,增长31%。其中,矿产采选业完成投资24.9亿元,增长7.8%;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投资33.7亿元,增长55%。 五、主要矛盾和问题 (一)防范“地条钢”死灰复燃压力攀升。“地条钢”产能在重拳打击下得以全面取缔,但随着钢材价格大幅上涨,隐蔽性“地条钢”死灰复燃的可能性增加。 (二)亟待加快短流程炼钢项目建设。集中取缔“地条钢”后,全国出现了废钢过剩、大量出口的状况。2017年全国出口废钢220.3万吨,而2016年仅出口1000吨左右。对此,国家将很快出台促进长短流程合理布局、推进短流程炼钢科学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各钢铁企业应借助已公告产能置换短流程炼钢转型升级改造方案之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将云南打造成为中国西南和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废旧钢铁资源回收再利用中心基地。 (三)产品结构调整亟待加快。钢材产品中,生产中小型型钢41.4万吨,棒材71.2万吨,钢筋862.1万吨,盘条线材403.9万吨,焊接钢管63.2万吨,其他162.2万吨。其中棒线材产量1457.2万吨,占钢材产量90.6%,比2016年提高4个百分点。而全省急需的大型工结构钢、特钢等品种,已完全被省外钢铁企业所囊括。 (四)行业收益低、融资难等问题仍然突出。黑色金属工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虽然2017年以来整体效益好转,同比显著提升,但受生产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行业总体利润率不高,全年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仅为3.8%。目前,金融机构对钢铁行业的支持仍然有限,部分企业资金链依然紧张,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还未根本解决。 六、2018年工作重点 围绕贯彻落实《云南省推动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实现持续规范发展工作方案》,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建立健全防范“地条钢”死灰复燃长效机制,始终保持露头就打的高压态势。对“地条钢”敏感区实施不间断重点督查。发挥负面警示作用,对涉嫌违法制售“地条钢”的行为,加大查处和问责力度,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 (二)化解过剩产能不放松。强化产能置换公告的政策严肃性,严防借转型升级改造之机新增钢铁产能事件发生。落实2018年内必须关停拆除的装置产能,完成“去产能”目标27万吨。 (三)促进短流程炼钢项目超前实施。落实差别化电价政策,在全面促进产能置换公告转型升级改造项目按时限实施的同时,重点推进短流程炼钢转型升级项目超前实施,抢抓机遇,加快建设废旧钢铁资源再利用“云南分中心”。 (四)强化行业运行协调和监管。适时通报动态信息,引导行业转型升级有序推进。发挥钢铁行业协会作用,助推行业转型发展。支持舆论媒体和社会各界监督,严防超能耗生产、超标准排放及违规建设、违法经营等问题,不断净化发展秩序。按照钢铁行业规范公告要求,适时组织申报规范公告,动态监管企业规范经营。对接银企合作,推动转型升级。 https://shoufeitie.com/article/shenyanggaojia/huishoufeijinsu_30236.html |
|